央视网消息:今年7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中国民营经济在外贸、投资、创新等方面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为稳外贸的突出亮点。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活跃,同比增速表现好于整体,占比进一步提升,最近几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保持同比增长,有力支撑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同时,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10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家统计局面向5.9万户小微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生产订单情况、经营情况总体改善,景气指数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重回上升区间,多个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上升明显,是引领经济恢复向好最活跃的经营主体之一。
山东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史彦庆:出口的压裂成套设备是我们自主品牌,产品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海外营业收入已经超过40亿元。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 王婷婷:目前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2000多座工程项目。今年1—11月,我公司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约1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继斌:主要得益于整个海外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另外也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出货,订单也在不断增加。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强化,据统计,民营企业贡献了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政策合力正在加快发挥作用。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新闻回顾:八部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25条具体举措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税费优惠政策 支持民营经济稳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在前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金额占比近75%。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受益最为明显。税务部门持续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梁异】
中新网12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一对一”“面对面”“深度交流”……房企渴望融资“活水”的当下,国有六大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已全部完成与房地产企业的座谈等交流。
围绕着“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各大银行在近期与房企就需求等情况进行的交流沟通,旨在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7/4a666a7eb8f4465a87a08d0a0da88b77.jpg" alt="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一对一走访或召集房企座谈”
12月4日,“中国银行”微信公众号发文显示,近期,该行党委、管理层及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积极走访绿城集团、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滨江集团、新城控股、美的置业、星河湾集团、大华集团、金辉集团等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围绕深化银企合作、金融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一对一交流。
同日,“邮储银行+”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近期,该行通过一对一座谈形式与八家房企深入交流,共商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银企合作新思路,与会房企涵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银企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三部委金融机构座谈会精神,就行业形势、政策要求和企业诉求等方面全面沟通。
12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期,银行积极对接多家重点房地产企业,采取一对一等形式深入开展业务交流。联系交流的房地产企业涵盖各类市场主体,既包括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也包括区域性房地产企业,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据“交通银行”微信公众号,11月27日,交通银行在沪举办部分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邀请15家房企开展“面对面”交流。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房地产企业包括行业头部、区域代表以及各类所有制企业代表。参会房企普遍表示,本次座谈会的举办有助于银企双方增进了解信任、优化合作模式、提振市场信心,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今日建行”微信公众号11月27日消息,近日,建设银行召开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银企座谈会,银企双方深入研讨了房地产市场形势、业务发展机会和未来发展方向,共商银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创高质量发展。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美的置业、大华集团6家房企代表参会。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另据媒体报道,11月21日、22日,农业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朱孟依家族集团等企业高管进行业务座谈,积极听取企业诉求,开展项目对接,共同谋划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
这也意味着国有六大行全部完成与房地产企业的座谈等交流。此外,还有浙商银行、广发银行等披露,已与房企开展座谈交流。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7/6d1c291bc8654b438fabea9ed68f5903.jpg" alt="资料图:一在建楼盘工地工人正在忙碌。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
资料图:一在建楼盘工地工人正在忙碌。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群聊”都有谁?聊了些什么?
一般来说,房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融资和销售回款。当前销售回款仍面临压力,房地产企业融资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参会房企来看,“群聊”覆盖的房企既有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也包括区域性房地产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已披露名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房企包括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美的置业等。
从座谈内容来看,如何保障企业和居民合理融资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化解房地产风险是交流的重点,各行也均对接下来如何更好支持房企融资作出表态。
“座谈会讨论交流内容多,包括授信额度、债券发行、三大工程、供应链金融、跨境业务、展期和调整贷款安排、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领域,几乎覆盖了房地产领域所有和金融有关的业务,支持力度非常大。”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总结称。
房企当前需要什么?以中国银行披露的房企反馈为例,在近期走访会谈中,房企普遍表达了对新增投资项目贷款额度保障的关注。同时,各家房企表示持有各类商业物业,迫切希望能快速、足额地利用此类资产获取资金用于企业日常经营。
银行下一步要做什么?综合各大行披露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的动作:一方面是防范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包括不惜贷、不抽贷、不断贷,稳定金融支持,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另一方面则是支持和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包括支持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等。
以建行为例,其表示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加大境内外联动服务和母子协同力度,通过授信支持、投行服务、债券投资、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是目前唯一一家表态根据座谈内容“第一时间下发非国有房企重点支持名单”的国有大行。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7/718b6180f52843ad90f9b21bb67f8385.jpg" alt="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信号强烈
近期密集召开的银企座谈会,被市场视作落实银行业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三部门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的重要措施。
据央行官网消息,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座谈会后便有多家媒体报道,监管机构正起草一份中资房企“白名单”,有50家国有及民营房企被列入其中。
“对房企融资支持从监管指导到商业银行落实,说明当前各方对房地产行业资金侧面临的压力已经非常重视。”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未来预计监管会通过一系列政策操作来满足房企合理融资的需求。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商业银行密集与民营房企座谈,解决民营房企融资难点、堵点等问题,加快解决房企合理诉求,加大其融资支持力度,将促进改善民营房企融资环境,有利于改善行业预期,促进行业加快向正常化回归。
此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除融资支持外,房地产市场稳定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应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定,创新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新模式,如鼓励银行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作用等。(完)